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变得足够引起产生症状的心动过缓 (心率减慢)时,会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需要使用永久起搏器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

除了症状性心动过缓之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常伴有房颤发作 ,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老年人的病症,最常见于70岁以上的人群。

什么原因导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是影响窦房结的年龄相关性纤维化(右心房中产生心脏电脉冲的微小结构)。 “纤维化”是指正常组织被瘢痕组织的形式所取代。 当纤维化影响窦房结时,可导致心动过缓。 当心动过缓由窦房结问题引起时,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

影响窦房结的年龄相关纤维化也可能影响心房肌本身。 这种广泛的心房纤维化导致常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房纤颤。

此外,这种纤维化也会影响房室结 。 如果确实如此,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伴有心脏传导阻滞

所以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实际上可能有两个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 - 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阻滞。

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医疗状况会影响窦房结,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这些条件包括:

然而,与衰老相关的纤维化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最常见原因。

什么症状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有关?

最突出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心率缓慢引起的,包括:

在一些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人中,这些症状只有在他们试图施加压力时才会发生,并且在休息时他们会感觉良好。 在这些情况下,主要问题是无法在活动期间适当提高心率,这种情况称为“ 变时性无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心房颤动

患有窦性结节病的人也有心房纤颤发作,经常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的症状,此外他们可能有心动过速(心率过快)症状,尤其是心悸 。 发作缓慢和快速心率的患者据说患有心动过缓 - 心动过速综合征,或称“慢性 - 快速综合征”。

与brady-tachy综合征有关的最麻烦的症状是晕厥。 意识丧失通常在房颤突然终止后立即发生,导致心率延迟。

这种长时间的暂停发生是因为,当窦房结已经“病态”时,心房纤维性颤动往往会进一步抑制其功能。

所以,当心房颤动突然停止时,窦房结可能需要几秒钟才能“醒来”并开始再次产生电脉冲。 在此期间,可能会有10秒或更长时间没有心跳 - 导致极度头晕或晕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何诊断?

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通常并不困难。 当发现抱怨典型症状的人在他们的心电图(ECG)上发现显着的窦性心动过缓时,正确的诊断通常是非常明显的。 当患有窦房结疾病的患者也发现有房颤发作时,诊断为“缓慢多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因为导致窦房结疾病的纤维化有时会影响房颤节段,所以患有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人也可能有部分心脏阻滞,因此心房纤颤时心率较慢。 因此,无论何时发现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相对较慢(在没有旨在减缓心率的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这应该会给医生一个强烈的线索,即患者可能也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只需在运动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率,医生就可以对变时性无能进行诊断 - 例如在压力测试中 。 由于变时性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并且很容易治疗(对速率敏感的起搏器),因此对于轻度或中度劳累的老年人来说,确保他们的医生做适当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几乎所有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人都应该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

起搏器对于患有慢性病窦综合症的人特别重要,原因有二。 首先,这些患者经历晕厥的风险相对较高(从房颤终止时长时间停顿)。 其次,许多常用于治疗心房纤颤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能会使窦房结疾病恶化得更厉害。 植入心脏起搏器可预防晕厥,并可使医生更安全地治疗心房颤动

一句话来自

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窦房结疾病引起足够的心动过缓导致症状 - 最典型的是容易疲劳或头晕。 这种情况还可能伴随着房颤,这与窦房结疾病一起使得可能发作晕厥。 病窦综合征用永久起搏器治疗。

>来源

> Epstein AE,DiMarco JP,Ellenbogen KA等。 ACC / AHA / HRS 2008基于设备的心律异常治疗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实践指南特别工作组报告(编写委员会修订ACC / AHA / NASPE 2002植入指南更新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装置):与美国胸外科协会和胸外科医师协会合作开发的。 Circulation 2008; 117:E350。

> Fogoros RN,Mandrola JM。 心动过缓评估中的电生理学研究:SA节点,AV节点和His-Purkinje系统。 在:Fogoros的电生理测试,第六版。 2017年,Wiley Blackwell。

>约瑟夫森,我。 窦结节功能。 在:Clinic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Techniques and Interpretations,4th,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Philadelphia 2008. p.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