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烹调油过敏

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过敏

过去几十年来, 食物过敏日益普遍,现在影响到近4%的人口和8%的儿童。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海鲜和坚果。 由于食物过敏反应可能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严格避免肇事食物极其重要。

概观

不幸的是, 加工食品和预制食品中隐藏的食物过敏原很常见,这导致了意想不到的食物过敏反应。 各种植物油用于制备许多加工和制备的食物,过去多年来对这些油的过敏反应有各种报道。 虽然植物油可能实际上代表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或棕榈油,但在许多情况下,预制食品可能仅将这种成分列为“植物油”。

一般来说,植物油是高度精炼的,这意味着它们以这种方式加工以去除粗(原始)形式中存在的大部分蛋白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作为过敏原起作用,并且由于食物的摄入而导致过敏反应。 植物油的精炼将蛋白质的量减少了大约100倍,这显着降低了植物油引起过敏反应的机会。

不幸的是,原油和一些精炼植物油确实含有一些植物蛋白,这可能会对食物过敏的非常敏感的人造成过敏反应。

花生油

过去几年花生过敏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影响到居住在西化国家人口的1-2%。

避免花生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它通常是许多预制食品中隐藏的成分。 花生油通常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并且可以以粗制(通常称为“美食”,“冷压”或“生”)和精炼(也称为“热处理”)两种形式提供。 花生油的精制过程实际上消除了花生蛋白的存在; 虽然即使是粗制花生油也含有微量 - 每毫克微克 - 花生蛋白。 大多数患有花生过敏的人在吃了50到100毫克花生蛋白后才会出现过敏反应 - 这意味着一个花生过敏的人可能需要消耗公升的粗花生油来引起过敏反应。 事实上,199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花生过敏患者在食用不同量的粗花生油后,经历了过敏反应(均相当轻微),不到10%。 研究的62名患者中没有人对精炼花生油有反应。

2008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来自花生过敏人群的血液样品中的花生过敏抗体是否会与花生油中发现的花生蛋白反应,称为免疫印迹。

确实发生了反应,但仅在具有极高水平的花生过敏抗体的血液样品中发生。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项研究看血液测试,而不是一个测试,看看花生过敏的人会吃花生油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豆油

尽管在医学文献中报道了大量的含有大豆油的食物以及药物的过敏反应病例,但关于大豆油和过敏反应的信息较少。 与花生类似,原油大豆油可能含有比精炼大豆油更多的蛋白质。

虽然大豆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但它对幼儿来说更是一个问题,成年人经常会长生不老。 事实上,在我执业过敏/免疫学10年的过程中,我相信我只能回想起看到一两个成年人患有严重的大豆过敏症 。 这可能是我们没有看到更多关于大豆油食物过敏的报道的原因。

葵花籽油

向日葵种子过敏不是特别常见,尽管我近期在我的实践中看到少数患者使用这种食物过敏。 尽管198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食用葵花籽后2名患有已知过敏反应的患者中,粗制或精制葵花籽油没有反应,但在医学文献中有一些关于葵花籽油经历过敏反应的人的报道。

芝麻籽油

芝麻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更常见的食物过敏,并且像花生过敏一样,由于芝麻过敏,严重的过敏反应相当普遍。 芝麻籽油与许多其他植物油不同之处在于其用作食品调味剂。 由于这个原因,芝麻籽油通常是粗品,因此含有显着的芝麻蛋白质。 在医学文献中已经报道了对芝麻籽油的过敏反应,因此芝麻种子过敏的人应该严格避免芝麻籽油。

其他植物油

有许多其他植物油用于烹饪和准备食物。 这些包括玉米油,红花油,菜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和椰子油。 除了1994年发表的一份婴儿配方奶中含有的单一椰子油过敏报告之外,没有关于这些植物油对医学文献发表过敏的报道。 这些油很可能是精炼的,因此几乎不含可引发过敏反应的蛋白质(如果有的话)。

因此,如果某人对获得植物油的特定食物(例如花生,大豆或向日葵)过敏,应避免使用原油。 鉴于成品油含有很少或不含蛋白质,因此对这种类型的油应该是安全的。 对于芝麻籽油或任何其他用于调味食物的植物油,芝麻籽过敏的人应避免食用芝麻籽油。

阅读有关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过敏的更多信息。

资料来源:

Ramazzotti M等人。 精制油中蛋白质含量的分析研究:食物过敏的影响。 食品和化学毒理学。 2008; 46:3383-8。

Crevel RWR等人。 精炼植物油的过敏性。 食品和化学毒理学。 2000; 38:385-93。

Hourihane JOB等人。 花生过敏患者花生油过敏原的随机双盲交叉挑战研究。 BMJ。 1997; 314:1084。

Kanny G等人。 芝麻籽和芝麻籽油含有越来越重要的被掩盖的过敏原。 过敏。 1996; 51:952-7。

哈尔西AB,等。 葵花籽油对向日葵种子敏感的患者没有过敏性。 J Allergy Clin Immunol.1986 Sep; 78(3 Pt 1):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