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心脏问题

心脏异常与不明原因的疲劳有关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 也称为肌痛性脑病( ME / CFS) - 是一种以持续性疲劳和其他症状为特征的医疗病症,这些症状限制了一个人执行正常日常任务的能力。 ME / CFS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并被认为是心理,遗传和生物因素相结合造成的。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除了疲惫症状外,ME / CFS患者的心脏异常率高于一般人群。 虽然将原因与效果联系起来往往很困难,但研究界有许多人认为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偶然的。

心脏异常类型

2006年进行的一项基础研究报告指出,死于心力衰竭的ME / CFS患者平均年龄为58.7岁,而没有ME / CFS的患者平均年龄为83.7岁。 尽管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可能对这一结果有所贡献,但这样的研究早就表明ME / CFS与心脏功能不足有内在联系。

异常并不止于此。 其他研究人员指出,心脏不正常的发生率相似,包括:

事实上,这些不规范可能解释了ME / CFS的一些主要症状。 他们还建议,与ME / CFS一起生活的人可能需要更努力地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状况

低心率变异性

201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了ME / CFS患者的睡眠模式,以便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这组患者中通常报告的非睡眠不足 。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患有ME / CFS的人每天的心率变化很小,这种情况称为低心率变异性(HRV)。

要理解这一点,如果你感觉到你的脉搏,然后慢慢地呼出,你会发现你的心率稍微有些变化,当你呼吸时加速,当你呼气时减慢。 这是心率变异。

低夜间HRV表明,调节心脏起搏器的神经信号存在问题(称为窦房结 )。 这与认为ME / CFS可能是由于人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呼吸,消化和心率等非自主功能的系统)中的缺陷造成的至少部分原因相一致。

小左心室

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些ME / CFS患者的左心室较小,心脏的腔室负责将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因此,人们总会遇到所谓的直立不耐症(OI)的症状。

通常,当我们从坐着或卧姿起床时,我们的血压会短暂升高以对抗重力并保持血液流向大脑。 通过OI,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每当他或她升起时,一个人最终会感到头晕或昏厥。 这种生理异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量减少ME / CFS患者比其他人更容易疲劳。

体位性心动过速

体位性心动过速与OI类似,除了它涉及脉率而不是血压。 心动过速是心率异常快速的医学术语。 体位性心动过速只是意味着你的心率在你崛起时会异常加速,导致眩晕甚至晕厥。 ME / CFS患者常见的是姿势性心动过速,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三倍。

短QT间隔

QT间隔是用于描述心电图(ECG)读数上的某些上下拍动之间的空间的术语。 短的QT间隔意味着你的心脏正常跳动,但心跳后恢复的机会较小。 短QT间期通常被认为是遗传性疾病,并与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有关。 虽然在一般人群中很少见,但ME / CFS患者中常常会出现短的QT间期。

血容量异常低

2009年和2010年进行的两项研究报告说,ME / CFS患者的血容量低于一般人群。 此外,ME / CFS的严重程度直接与血容量减少相对应,这意味着那些功能较弱的人血液比那些血液少得多。 许多科学家现在认为,低血容量仅仅通过剥夺细胞产生能量所需的氧气而导致ME / CFS的许多症状。

研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虽然这些研究表明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异常导致ME / CFS患者心脏衰竭的高发生率,但他们不应该认为它们是唯一的因素。 其他的东西,如体重和久坐的生活方式 ,可能会贡献甚至更多。

最后,这些研究中的大部分都很小且很孤立,需要更多的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然而,他们应该强调的是监测ME / CFS患者心脏健康的需求增加。 对于那些症状严重的人以及任何有心脏疾病(包括吸烟,肥胖和缺乏运动)风险因素的人尤其如此。

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ME / CFS不是“一切都在你的脑海里”。 如果与ME / CFS一起生活,不仅要考虑疾病本身,还要考虑其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来源:

> Hurwitz,B.,et。 人。 “慢性疲劳综合征:疾病严重程度,久坐的生活方式,血容量和心功能减退的证据。” 2009年; 118(2):125-35。

> Jason LA,et。 人。 为国际女性提供保健服务。 2006年8月; 27(7):615-26。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死因。

> Miwa,K.和Fujita,M。“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低心输出量用于直立不耐受” 2011; 34(12):782-6。

> Naschitz J.,et。 人。 “缩短的QT间隔: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自主神经症的一个显着特征。” 欧洲内科杂志。 2006; 39(4):389-94。

> Rahman K.,et。 人。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睡眠觉醒行为。” 睡觉。 2011; 34(5):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