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在癌症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在骨髓中产生的白细胞,占白血细胞总数的约5%。 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在血液中循环,也可以在体内其他器官的血管外发现。 相对于其他器官, 胃肠道(GI)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通常最高。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可保护身体对细菌和寄生虫的杀伤作用,但当它们不正确地反应并导致体内过敏和其他炎症反应时会引发问题。 例如,食物过敏可能导致太多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在消化道内,这可能导致腹泻和胃肠道细胞受损等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非特异性地”破坏它们在体内遇到的任何入侵者,例如细菌和寄生虫。 非特异性意味着嗜酸性粒细胞不必特意识别入侵者,而只是将入侵者识别为不应该存在并应该销毁的东西。

当嗜酸性粒细胞太多时

当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被分派到身体某个部位,或者当骨髓产生过多嗜酸性粒细胞时,就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源自各种疾病,疾病和因素,包括:

此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会对某些癌症产生反应,包括:

嗜酸性粒细胞和结直肠癌

对过敏反应,真菌和寄生虫感染,药物和某些类型的癌症的正常反应期间,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2011年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检查了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与结直肠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较高数量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大肠癌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尤其是从不吸烟的男性患者。 虽然该研究无法确定解释这种关系的机制,但一种合理的理论是更活跃的免疫系统可以降低发生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2014年在“现代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着眼于嗜酸性粒细胞如何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尽管结直肠癌的分期通常基于肿瘤本身, 淋巴结受累和转移灶的存在(癌症扩散至其他部位),但通常两名分期相同的患者的预后差异很大。

本研究的作者检查了结直肠肿瘤内或周围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是否有助于预测结局。 他们得出结论,原发性结直肠肿瘤周围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与患者预后改善相关,并应在肿瘤检查时对其进行常规计数。

资料来源:

现代病理学。 2014年9月12日。“癌周嗜酸性粒细胞预测结直肠癌复发。”

临床肿瘤学杂志 29:2011。 “大型普通人群队列研究中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结肠直肠癌死亡风险”。